首页

女王脚趾

时间:2025-05-28 14:54:30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29666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西晋城二十八星宿塑像首现大湾区 吸引海内外游客打卡

赵宇亮委员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他的发言主题是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针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有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赵宇亮委员提出了两点具体建议。

广州新增10家离境退税商店

本次对100家中小油气储存企业分批次开展部级专家指导服务,通过现场指导服务,帮扶企业健全油气储存“4321”(气体检测、紧急切断、视频监控、雷电预警4个系统,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3类包保责任,企业对标自评和深度评估2个评估,1个智能化管控平台)风险防控工作机制。指导服务期间,将邀请地方专家现场观摩,示范带动地方专家队伍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共同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严厉打击侵害游客权益行为 广西桂林通报“199元4天桂林低价游”情况

今秋,北京市曲剧团将参加第28届BeSeTo(中韩日)戏剧节,用《我这一辈子》讲述北京故事。闲暇时,团长崔迪会和演员们到北京的胡同里走走看看,观察“老北京”的新生活。(完)

第17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广州开赛 长沙理工大学夺冠

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驱车向东南行驶约3小时,来到阿西河与斯瓦克河交汇处,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斯瓦克多用途水利开发项目(以下简称“斯瓦克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吉尔吉斯斯坦议会代表团眼中的“青海蓝”

广州11月8日电 (张璐)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